山东省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一个城市定位新概念、新架构 一种区域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双型城市”应势而兴
山东省滨州市,南依泰山副岳,中部黄河穿城,北傍渤海,地处山东北部、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
盘点滨州,近两年交出了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突破重围,逆势上扬,发展强劲,民营经济生机勃勃……
那么,背后深层的动因是什么?
11月25日,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接受了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专访,"?"被拉直,答案在揭晓:
"双型城市"架构富强滨州,"民营经济"催生磅礴力量。
滨州困局
"困则谋通"点燃富强滨州梦想
滨州,一座年轻的城市。2000年撤地建市,今年恰好是她20岁的生日。这是一个充满着勃勃生机,迸发着无穷活力的美好年华。
当下,三期叠加,经济下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同样,这个年轻城市也遭遇了发展的瓶颈。2018年GDP增速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3%,均列全省末位。这一年,滨州GDP总量在山东16个地级市中排名倒数第三,在全省地级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属于"不定等次"行列。
同期,多家龙头企业发生流动性危机,一旦出事,滨州将面临系统性风险,遭遇毁灭性打击。
环保污染严重,被国家环保部和省里问责。
钢铁去产能,清理整顿电解铝,煤炭消费压减等使得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新时代、新阶段,滨州经济的方向在哪里?出路何方?路径如何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9年春节前刚刚到任的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调查研究,在思考谋划,在探索实践……
2月11日,市委常委会议提出"富强滨州"。
--"富"就是人民群众富,人均社会保障水平、平均劳动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冲刺全省第一方阵;
--"强"就是综合实力强,综合经济实力冲刺全省第二方阵,人均经济指标冲刺全省第一方阵。
滨州,昔日,属山东北三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
"富强滨州",拨动了392万滨州人的心灵琴弦,喊出了滨州多少代人的梦想。
2019年1月19-23日,在市两会上,市委倾听人民呼声、顺应群众期盼,围绕"富强滨州":
--发出梦想之问、发展之问、改革之问、创新之问、落实之问、担当之问;
--提出实业之策、民生之策、品牌之策、改革之策、开放之策、创新之策、诚信之策、服务之策。
叩问浩荡时代,叩问初心使命;厉行务实之策,实施有效之举,审时度势,谋篇布局。
2020年两会上,市委又提出了实体经济、科创驱动、城市品质等"七强之路"和精神赋能、教育振兴、环境优良等"七富之举"。
历史的呼唤,战略的选择,时代的命题,现实的要求--
"富强滨州"的目标愈加明确,内涵不断丰富,路径更为清晰,"双型城市"新定位、新架构呼之欲出!
今年7月31日,市委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的意见》。
佘春明说,这个意见,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省里发展战略的结晶,是在滨州自己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滨州实践、滨州方案。
"双型城市":滨州新定位、新架构,一个城市新概念、新提法,一种区域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在佘春明看来,富强滨州是滨州发展的宏伟愿景,"双型城市"是富强滨州的主体架构、战略依托和基本路径,没有"双型城市"的架构和塑造,富强滨州只能是空中楼阁。
穷则思变,困则谋通。滨州困局,点燃富强滨州梦想!
滨州方案
"双型城市"铺就富强滨州大道
善谋者顺势而兴,善驾者当潮而立。
"双型城市",其架构,始于2019年之春,短短不到2年,已然"全面起势",正在"加快成势"--
2019年GDP增速4.1%,滨州开启突围之路;2020年前三季度GDP实现1779.3亿元,增速位居山东全省第6位。滨州,在转型,在升级,在提质,在增效,在发展,在超越……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双型城市"铺就开富强滨州大道!
那么,"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作为一种城市架构模式,如何托举滨州经济,铺就富强大道?
壁立千仞,础石为基。
在佘春明看来,"双型城市"之所以很快"全面起势、加快成势",根本的就在于其战略谋划和实践架构顺应国家产教融合改革方向,立足滨州实际,扎根滨州大地。
滨州的改革开放史,是一部实体经济的发展史。
今日滨州,拥有高端铝、精细化工、家纺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等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营收突破万亿元;拥有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这"十强"产业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在全国具标志性,铝业、纺织生产规模均居全球第一,西王果糖生产规模、博兴金属板材生产规模、阳信肉牛加工量、李庄绳网市场份额均居全国第一。
滨州,是一座工业城市。工业营业收入总量1-10月份达6000亿,仅排在青岛、烟台、潍坊之后,列山东第4位。
改革开放40年来,滨州坚持实业立市、产业强市,形成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培育了一批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龙头企业和实力产业。佘春明强调,这是滨州最大的实际,也是最大的优势。他说,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392万滨州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结果。
他强调,实体经济是滨州经济的主导,富强滨州架构必须立足聚焦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因此,我们把"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架构的根基和主体落在"实业"上。
当下,"大而不强",是一些地方经济的现状,滨州实体经济也面临着这样窘况:总体上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经济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这是导致滨州困局的深层次原因,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滨州经济发展的瓶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佘春明认为,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实质是通过"实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教融合"解决人才结构性需求问题,打通人才与产业的通道,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滨州人才结构和人产通道,其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个是龙头企业,亟需高端人才。从而,创造高端技术、生产高端产品,同时引领整个产业链创新。
一个是十大产业,亟需高素质劳动大军。
一个是中小企业,大多在"求生存",缺乏资金、人才和技术,没有力量搞创新。
其时,魏桥也陷入压减产能的发展困境。
2017年,国家压减魏桥268万吨电解铝,2018年又因为利奇马台风受灾停了60多万吨,同时压减了600万吨的煤炭,就是相当于它整个集团产能的1/3。
怎么办?滨州推动中国科学院、中信信托和魏桥创业集团三方合作,实现科学家、实业家、金融家"三家"融合,创新链、产业链、投资链"三链"耦合:使其由"创业魏桥",变成"创新魏桥"。
在这里,科研人员既可以当老师,又可以搞研发,还可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当"老板"。
今年1-11月份,魏桥创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702亿元,同比增长6.46%;实现利税200亿元,同比增长41.87%,继续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年底营业总收入达到2950亿,利润增长85%,达到145亿。历史上,它利润最高的一年是132亿。
原料减少了这么多,产出却增加了这么多,而利润却创历史新高,靠的第一个就是创新。高端产品从去年年初的24.7%,增长到现在46%。高端产品、高附加值,是最大的盈利点。
著名大学,著名企业:一个处于学术顶端,一个处在产业前端,"两端"的撞击,引发了产业革命、质量变革的核爆力量。
今年10月份,邹平高端铝材产业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高端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龙头抬起来,龙尾就能摆起来。
创新,尤其龙头企业的创新,推动了滨州十大产业健康发展--形成崭新的炼化一体产品链,全面建成定位高端、特色鲜明、绿色循环的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新型化工产业基地;食品加工产业成为中国唯一粮食食品加工产业超千亿的地级市,探索形成"滨州模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京东合作推进黄三角大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具有滨州特色的产业集群……
滨州职教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雄厚,职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但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发展需求匹配程度不高。
佘春明说,我们有个国内知名企业,和德国企业相比,同样是世界500强,同样的设备,而且我们工艺更先进,技术更成熟,但产品品质比人家差很大。症结在哪里?就在缺乏高素质的员工,再先进的设备,也是需要人操作的。
如何培养出产业需要的劳动大军,"产教融合"是必由之路。
职业学院,企业职工:一个培养企业职工,一个需要职业技能,"两职"的磨合,铸造起大国工匠、产业大军的原生熔炉。
在佘春明看来,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学业职业一体,知行合一,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劳动大军。他说,这是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初衷。
一方面,职教进企业。"研发+中试+转化+职教"的"黄海模式","康养+研创+制造+职教"的"愉悦模式",科技创新和职业教育"双核驱动"的"京博模式"……行业龙头企业与职业学院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企业进职校。开设"企业冠名"班级,实施"能工巧匠"进职校工程,聘用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比例达到职校教职工总数的20%。
"产教融合"之路,从经济学上讲,它解决了生产要素中人的素质培育、物的品质提升,以及高素质人和高品质物实现有机结合的方式。由此,创造出富有生机活力的新业态和新形态。
如果再进一步,从社会学上讲,培养一支有理想、有情怀、有技术的浩浩荡荡的产业大军,他们不仅是产业创新链条末端产品质量的守护神,也是影响和带动千千万万个家庭,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佘春明强调,这是产业良性循环的溢出价值所在。
滨州,95%以上是中小微企业。没有它的创新发展,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就没有生存土壤,滨州也就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经济格局就"立"不住。
滨州的招法是:创立为企业转型、科技创新应运而生的要素供给平台和功能服务平台。如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目前确定入驻机构已达116家,将容纳引进300家企业研发机构、500家科技服务机构、1.5万名科研人员。这里,集中汇聚技术、资金、人力等各类要素,提供数据咨询、设备共享、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等8大公共服务,将有效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瓶颈难题。
滨州,聚焦和围绕"产教融合、实业创新"双型城市新架构:
--建立了"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科创体系;
--建立了"1+10+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开创了"五院十校N基地"产教融合模式;
--开展了标准赋能创新。近期在国家10部委联合部署开展"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中,滨州在115个参与城市中取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实施了"引育留用"全周期人才新政,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三进工程""渤海学子青鸟计划"、成功举办首届"滨州人才节",人才吸引力、聚合力不断提升。
2019年,全市共引进本科生、硕博士同比增长约1.9倍、2.8倍。2020年1-9月份,全市共引进高端专家106名,引进清北等"双一流"高校毕业生431名,较去年增长4倍,呈现人才"净流入"态势,人才层次、结构也显著提升。
目前,滨州科创体系的"拼图"完美合成,科创"图谱"精彩呈现,"智城"科创时代全面开启--
滨州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280家,占22.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59%,位列全省第3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企业达到443家,比去年增加262家。
滨州力量
"民营经济"书写富强滨州华章
旌旗猎猎,彩旗飘飘!
滨州企业旗帜广场,五星红旗高高飘扬,105面鲜艳的企业旗帜,紧紧地围绕在周围,成为滨州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的新地标。
105面旗帜,105个企业,105个标杆!
滨州市委、市政府和392万人民,用这种特别礼遇和崇高敬意褒奖企业、致敬企业、礼赞企业。
设立企业旗帜广场,在地方滨州是第一家!
近两年,滨州出台《弘扬企业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的意见》《关于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召开企业家大会、举办"滨州企业日"等活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和活力持续增强。
佘春明说,在滨州,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角",民营企业家是座上宾。
"尊重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在滨州,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捧出一颗滚烫的心。
改革开放以来,滨州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创业就业的主渠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财政税收的主来源。
主渠道,主战场,主来源,诠释的是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彰显的是民营经济的力量和气派。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39.14万户,其中各类企业12.06万户,同比增长22.26%,增速列全省第3位,民营企业主体数量和实有注册资本占比分别为96.1%、78.37%。
1-10月份,全市民间投资增长8.3%,列全省第5位,占全市投资比重的70.8%,列全省第3位。
可以说,在"双型城市"架构富强滨州的新征程中,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作用突出、不可替代。
佘春明说,我们以政府为坚强后盾,调动一座城市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活市场主体的转型发展积极性,迸发"无限可能、超越自我"的创造力。
如今的滨州,拥有世界500强1家,中国企业500强4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7家,山东民营企业100强9家--
魏桥创业集团,连续9次上榜世界500强,是全球最大的铝业生产企业,是滨州棉纺织企业和铝业生产企业的龙头企业。集团在纺织领域拥有集"纺织-染整-服装、家纺"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在铝业领域拥有集"热电-采矿-氧化铝-原铝-铝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京博集团,滨州高端化工产业集群的领军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在全省炼化行业中唯一荣获全国质量奖;
齐悦科技,拥有"大家纺"与"大健康"两大完整生态产业链,拥有康复医院、医养联合体、健康研创平台、智能制造基地等八大板块,致力于建设国际领先、中国特色、山东最大的健康产业基地,打造国内高端养老新标杆;
……
此外,还有西王集团、渤海实业、滨化集团、香驰控股、永鑫能源……
每一家都是一个品牌!每一家都是一面旗帜!
龙头企业势头强劲,中小企业遍地开花,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在博兴兴福镇,商用厨具产业集群市场份额占国内40%;博兴县金属板材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达500亿以上;惠民化纤绳网生产及加工户达7000余户,国内市场份额80%;邹平好生家居、阳信不锈钢制品、古典家具、无棣渔网加工等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正在不断扩大。
目前,滨州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准独角兽"企业1家、省"瞪羚"企业11家。
在滨州大地,民营经济正豪迈地书写富强滨州新华章。
滨州治理
"有为政府"护航富强滨州前行
打造"双型城市",呼唤滨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有为政府"成为滨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
滨州现代化治理在各领域展开,在各方面推进……
100.4亿元债券违约!
2019年10月24日,"西王事件"考验着党委政府,考验着金融生态修复能力。
西王集团是一家以玉米加工和特钢为主业的民营企业,位列2019年中国企业500强第379位,近5年企业累计上缴税金超50亿。
当下,如何化解"西王事件"风险?
"第一,要确保一次成功。第二,要坚决按照'保生产、稳金融、化债券、引战投'的既定战略走下去。"关键时刻,佘春明坚定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化解方式。
百亿债务风险化解,单靠西王一家显然无法推动。一双有形之手悄然加力--在滨州乃至山东,一场围绕西王的拯救行动全面拉开。
今年4月16日,西王集团债权和解协议获得法院裁定认可,和解程序终止。
这成为国内首例依托司法和解程序,集中化解违约债券风险的典型案例。
危机成功化解同时,引进战略投资者,西王集团凤凰涅槃,受到中科院金属所等科创"国家队"的青睐,以"股权换技术"的方式,迅速奠定其在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强"领军企业的地位,其新产品产量、销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384亿,同比增长4.35%。
滨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近两年,滨州市委、市政府直面金融领域问题,实施企业增信"3511"工程,建成启用产融综合服务中心,不良贷款、不良率实现近六年首次"双降"。
滨州,民主法治更加健全。
今年6月,滨州市上榜"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名单,是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这是个金字招牌,这是个城市名片。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两年,就在黄河三角洲这片热土上,世界和中国500强立项投资的项目就有8个,超10亿元项目20个,今年,全市招商引资新建、续建项目30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有望实现500亿,利用外资2.6亿美元,同比增长74%。
滨州,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在显著提升。
--出台了全国首部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的地方性法规,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在全省上升8个位次,列全省第6位。
--应对疫情,在全省最早出台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意见和指南,以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系列惠企暖企政策体系,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在全省率先达到100%。
--今年前三季度累计减税降费25亿元,企业在减负,税基在扩大。
……
滨州,从2019年初,短短一年多时间,主要经济民生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今年前三季度,滨州市GDP增长2.0%,位列山东省第6位,1-10月份工业技改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5位。就业新增3.3万人,完成省定任务102%,居全省第一位。全市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18.4%,居全省第四位,2020年夺取了双胜利!
采访中,佘春明多次强调,"双型城市"架构富强滨州"全面起势、正在成势",最深层的动因是滨州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高标准、快节奏、抓具体、在状态、有韧劲"已成为滨州干部作风的鲜明标识,双胜利是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的滨州人民群众干出来的!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双型城市":它,开启滨州新征程,架构滨州新格局,澎湃滨州新力量,谱写着"富强滨州"历史新篇章!
微信公众号